第三章 阿哥之外:被遗忘的满洲公主 04

返场 父亲康熙:“圣父圣子”构想的破产

清圣祖康熙,“九子夺嫡”之争中的最高权威。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他要么英明神武,在殿前训斥群臣;要么圣明烛照,对皇子们的行动洞若观火。仿佛这朝野上下,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因为康熙本人在晚年其实也一样被“九子夺嫡”折磨得身心俱疲。

在这场影响了清朝发展走势的皇位争夺大战中,康熙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圣父圣子的幻想

“九子夺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二:康熙本人的童年经历,太子胤礽的意外册立。

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顺治帝的第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出生了,他就是未来的康熙帝。他的母亲则是佟国维的姐姐佟佳氏。在小玄烨两三岁的时候,因为彼时皇宫闹天花,父亲顺治要求他必须出宫去避痘,玄烨被乳母抱离紫禁城,从此也就远离了父母。四五岁时,小玄烨还真感染了天花,所幸没死,顺利活了下来。具有免疫力后,小玄烨才得以重返皇宫。没过多久,顺治驾崩,8岁的小玄烨继承大统。幼时的经历,用康熙自己的话说就是: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清圣祖实录》卷二九〇,康熙五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事实就是,康熙感受过的父爱几近于无。实际上,康熙能感受到的母爱也寥寥无几,康熙二年(1663),他的母亲佟佳氏就病故了,10岁的小玄烨痛哭不已。

上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近侍无不感泣。(《清圣祖实录》卷八,康熙二年二月十一日)

因此,康熙的童年概括地说,自幼年便感染天花,举目无亲,回到宫中后,10岁便父母双亡。此外,他每天还要面对以鳌拜为首的4个辅政大臣的压制,同时他与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关系也并非影视剧中展现的那样亲近,因为孝庄曾明确阻止过康熙亲政。所以,康熙可以说从小时候起,他的内心就充斥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而这种童年阴影也几乎伴随了他一生。无论是青少年时期的“智擒鳌拜”“裁撤三藩”,还是中晚年时期的“一废太子”“打压老八”,我们都能发现,康熙只要感到危险,哪怕没有证据,仅凭直觉,他就会出现明显的过激反应。

这就是“九子夺嫡”产生的第一个源头,康熙本身是没正经当过儿子的,且他在处事方式上也明显容易过激。也正是康熙本人这种过激反应,加剧了“九子夺嫡”后期的复杂性。

而第二个源头,就是太子胤礽意外地被早早册立。

康熙十四年(1675)十二月十三日,在这一天,22岁的康熙帝册立了不满两岁的胤礽为太子。康熙为什么要在自己年纪轻轻的时候就册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娃娃做太子呢?原因很简单,形势所迫。当时清政府处于“三藩之乱”的危难之际,吴三桂等藩王已经席卷了半个中国。康熙为了凝聚人心及争取汉人群体的支持,就决定依照汉人的政治传统,立嫡长子为太子。正如康熙自己所说的,他立太子的目的就是:

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清圣祖实录》卷五八,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而假若没有“三藩之乱”这一历史事件,胤礽大概率不会被早早立为太子。之后,随着太子的意外册立,两个深远的影响也由此产生:

第一,这造成了满洲勋贵集团与太子的隐形矛盾。因为按满洲的政治传统,历代新君,如皇太极、顺治,都是由满洲勋贵开会选出来的。现在因为战争形势危急,大家便对康熙和胤礽妥协了。而一旦他日回归和平,矛盾就会重新出现。这也是未来“太子党”和“八爷党”相互对立的重要背景和前提——太子不是满洲勋贵的选择,老八才是。

第二,康熙严重低估了“册立太子”在汉人政治中的意义。因为,在康熙受战争形势所迫展开了以“册立太子”为核心的一系列“满汉一家亲”的活动时,就有汉臣借机提出,请康熙进一步依照汉族传统,按明朝旧例,让胤礽“出阁”接受教育:

(沈荃)复疏列出阁四事。奏上。

由此引发了“太子出阁”事件。所谓“太子出阁”,即让皇太子远离宫廷,并接受汉臣儒家学者的教育。

而此意见提出时,胤礽才5岁,不管是康熙还是满洲贵族,在此时都是不可能接受“太子出阁”的。于是,康熙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他把“太子出阁”的时间推迟了整整8年。而在这8年间,康熙几乎每天都亲自领着部分满汉学者,严格训练胤礽。康熙的原话是:

朕于宫中谕教皇太子,……勤加提命,日习经书。朕务令背诵,复亲为讲解,……未尝间辍。

最终,小胤礽在6岁到10岁之间,先学了5年的满洲文化,在11岁到13岁之间,又学了3年的儒家文化。

满字自六岁起至十岁,汉字自十岁起至今年睿龄十三岁闰四月二十三日出阁以前卷册,积累已几等身。

整个过程也非常辛苦。当时辅助教学的顾八代认为,相关的经书初读几十遍就可以了,但康熙却表示远远不够:

朕幼年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淹贯,故教太子及诸皇子读书皆是如此。

一篇文章读120遍,如此严苛,要知道,当年的胤礽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最终,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胤礽“出阁”期间听汉臣讲课时道:

书已熟,尔等欲背则背。

还有别的吗?你教的这些我早就会了。以至于大学士王熙感叹道:

皇太子睿龄十四,读完诸经,学问大成。圣父圣子,此自古所未有,尧舜所不及。

这话肯定有拍马屁的成分,但胤礽的表现想必也一定是相当够水准的。最后,“出阁”教育只持续了两年不到便宣告停止,“太子出阁”事件就此结束。康熙的皇子、皇孙回归上书房,继续接受宫廷教育。

康熙为什么要这样做?简单来说,康熙是想巩固满人在中原的统治地位。因为每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时,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合法性,就必须要证明他们是更优秀的存在。而康熙所追求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勤政和对太子的严苛教育,来塑造出尧舜所不及的“圣父圣子”形象,来彰显清朝的统治远胜历代王朝。那此时的胤礽只是一个太子吗?不,他是康熙前半生耗尽心血的、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之一,其他任何皇子都无法与之相比。比如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43岁的康熙远征噶尔丹时便安排胤礽太子监国,直接处理朝政。

三十五年二月,上再亲征噶尔丹,命太子代行郊祀礼;各部院奏章,听太子处理;事重要,诸大臣议定,启太子。(《清史稿·列传七·理密亲王允礽》)

可见,截至这一年,所有的一切仍按照康熙心中幻想的“圣父圣子”的既定路线前进着。

但事情后来怎么就发生变化了呢?

二、废立储君的打脸

首先,“九子夺嫡”的重要前提就是康熙的儿子实力普遍很强,而这也是康熙教育的成果。他要求自己的皇子要能辅政、能统兵、能务学,政治、军事、文化必须全面开花。但这是康熙在给胤礽制造障碍,让皇子们彼此之间拼命“内卷”吗?倒也不是,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裕亲王福全是康熙的亲哥哥,他非常赞赏老八,但他说的也是:

八阿哥心性好,不务矜夸。允(胤)礽若亲近伊等,使之左右辅导。(《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可见,在康熙、福全兄弟二人的心目中,其他阿哥再好,他们存在的作用也只是辅佐胤礽。

可是,康熙与胤礽的关系出现了危机。

康熙越重视胤礽,他的控制欲也就越强,他不允许太子在他的既定路线上有任何偏离。于是,当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听闻胤礽身边有三个侍从带着胤礽行为不端时,就直接把这三个侍从全杀了;当康熙三十九年(1700),康熙接到举报,胤礽的叔姥爷、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在家中抱怨康熙冷落太子时,康熙直接下令让索额图退休,强制其退出官场,并在三年后把索额图抓进大牢,直接弄死了。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索额图要谋逆,但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索额图曾有过不轨行为,包括康熙晚年在回忆中怒斥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时,说的话也是:

索额图怀私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胤礽)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初二日)

意思很明白,康熙痛恨索额图的原因是觉得是他毁了胤礽,并非因为谋逆的事情。这里我们可能要先规避影视剧对我们的干扰,要知道,康熙在史书上可是连“胤礽想谋逆”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他又怎么可能去替索额图打掩护呢?

康熙本想用索额图的死来敲打胤礽,让儿子赶紧回归父亲的怀抱。可事实上,胤礽却被吓破了胆,生怕自己哪天也被废掉,于是,胤礽开始变得战战兢兢,行为诡异。而向来安全感不足的康熙看到胤礽的样子,也开始担心胤礽是否会为了帮索额图报仇而选择谋逆。父子两人从此都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活得越来越压抑。几年后终于发生了“一废太子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康熙仅仅因为胤礽半夜偷窥了自己的帐篷,便不加询问,立刻判断胤礽要刺杀自己,接着第二天一早就宣布了废太子的决定。可见,康熙一定在内心中早就预想过胤礽谋逆的场景了,他才会因为一丝风吹草动就立刻出现了严重的过激反应。而废太子的当天,心理防线崩溃的康熙也上演了他一生中最为失态的一幕——他是在群臣面前边哭边宣布的决定:

谕毕,上复痛哭仆地。诸大臣扶起,上又谕曰: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

康熙甚至在返京后敬告天地时,仍在向上天哭诉:

不知臣有何辜,生子如允(胤)礽者!……臣虽有众子,远不及臣。如大清历数绵长,延臣寿命,臣当益加勤勉,谨保始终;如我国家无福,即殃及臣躬,以全臣令名。(《清圣祖实录》卷二三四,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十八日)

很明显,废了胤礽,康熙有一瞬间都觉得大清彻底后继无人了,只盼着他自己能再多活几年。而我们眼中个个实力强劲的皇子,在康熙看来那都是远不及自己、难堪大用的。然而,对康熙来说,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也就是“一废太子”后的两大连锁反应:皇子内讧、朝堂失控。

关于皇子内讧的缘由,我们此时应该都很清晰了:先是老大胤禔的自杀式发言,这百分之百吓到了康熙。“如诛允(胤)礽,不必出皇父手。”这句话一方面体现了皇子间的矛盾已经大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暴露了连久负贤名的老八也存在着夺嫡的野心。再加上之后老九和老十四为了老八当面冲撞康熙,老十四甚至不惜赌咒发誓,更是让康熙明确了皇子间结党的事实,以及康熙作为父亲的权威的下降。

然而除了皇子内讧,更加让康熙震惊的还是朝堂失控。“一废太子”后的康熙冷静下来后,他也不愿意就这么接受失败的结局。在他先后接到老三胤祉举报老大魇镇胤礽,以及老四胤禛为前太子胤礽申冤的消息后,康熙觉得自己前半生的付出,其实还有回旋的余地,“圣父圣子”的构想貌似还有机会实现。于是,他就想复立胤礽,但金口玉言,康熙自己是不好打脸的,于是他就提出了让群臣共同推选新太子的想法,并且表示:

众议谁属,朕即从之。(《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这话说得很漂亮,你们就选吧,朕肯定听从众臣的意见。

同时,康熙为了保险起见,还提前做了三件事:把年纪最大的老大胤禔圈禁了;把久负贤名的老八胤禩革爵了;召见汉臣领袖李光地,并对其疯狂进行暗示。就在公选太子前,康熙曾单独召见李光地,询问道:

废皇太子病,如何医治方可痊好?(《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按理说,有病也得问太医,问一个大学士管用吗?康熙的意图昭然若揭。可能在康熙的心目中,这已经是在不打脸的情况下,他所能做出的最强暗示了。可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公选当天,朝堂上还是出现了严重失控。被革爵的老八获得满朝拥戴。康熙当即驳斥道:“八阿哥未尝更事,近又罹罪,且其母家亦甚微贱。”众爱卿啊,你们都好好想想清楚,重选!大臣们则表示,既然皇上不同意,那还是您自己定吧。可康熙偏偏不答应,说你们定,就你们定。结果第二轮投票后,老八再次高票当选。情急之下,康熙不得已打了张明牌,他传召李光地,质问道:

前召尔入内,曾有陈奏,今日何无一言?(《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

前两天你还为这事上奏过,今儿为何一言不发?李光地则表态道:前几天咱们说的不是皇上您的家事吗?我可不好跟其他大臣说。此时康熙心里想的可能是,好你个李光地,跟朕在这儿揣着明白装糊涂?最终康熙没办法,只得宣布退朝,明日再选。结果第二天也没重选,康熙直接摊牌了,说孝庄太皇太后已经托梦给朕了,她想复立胤礽,诸爱卿怎么看啊?

还能怎么看?最终胤礽被成功复立。

尽管康熙成功复立了胤礽,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仍然很大。这一年,康熙55岁,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大臣们已经敢为了28岁的老八公开和自己对抗了。可以说,老八胤禩是第一个真正威胁到他皇权的阿哥,这是连胤礽都不曾做到的。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康熙可以说再也没把老八当成儿子看待,在他的眼中,那早已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敌了。

强行复立胤礽,康熙的偏心眼大家有目共睹,为了安抚其他皇子,康熙在第二年便大封皇子,一口气封了三个亲王、两个郡王、三个贝子,不仅如此,他还恢复了老八的贝勒爵位。其实,大封皇子前,康熙便自认为危机已经解除,他甚至开心地同大臣们说:

自禁允(胤)礽之后,朕日日不能释然于怀,染疾以来,召见一次胸中疏快一次。(《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这真是见到胤礽,他就开心。眼看“圣父圣子”的构想又有了希望,然而令康熙万万没料到的是,复立胤礽不过是他新一轮痛苦的开始。

三、一地鸡毛的晚年

康熙应该很快就意识到了,言归于好这种事是多么一厢情愿。他们父子之间巨大的隔阂,根本无法弥合。正如康熙后来回忆时所说:

(胤礽)自释放之日,乖戾之心,即行显露。数年以来,狂易之疾,仍然未除,是非莫辨,大失人心。(《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

此处的“乖戾之心”,大概指的就是胤礽的那句“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的名言了。而康熙的状态也很不好,康熙自己说道:

但自释放皇太子以来,数年之间,朕之心思用尽,容颜清减。(《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

而再次引爆他们父子矛盾的则是康熙五十年(1711)的“托合齐饮酒案”。时任九门提督的托合齐,联合太监总管梁九功、兵部尚书耿额、刑部尚书齐世武等人结党营私,并疑似策划、撰写了让胤礽提前登基的奏章。在康熙看来,这都是太子要逼宫的前兆。于是,康熙在以雷霆手段处理了托合齐等人后,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再次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这一年,康熙59岁。康熙表面上说这次“二废太子”,他是“谈笑处之而已”,但实际上,康熙的真实状况要痛苦得多。因为在“二废太子”十几天后,有大臣询问康熙六十大寿的庆典安排,康熙的答复是:

今忧劳倍增,血气渐惫,惟恐愈久而力不支、愿不遂,以至不全终始,一世勤瘁,俱属徒然。(《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一,康熙五十一年十月二十日)

言辞间流露出的情绪,尽是悲观与沮丧。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老八还很不开眼地进行了一次试探,他问康熙:

我今如何行走,情愿卧病不起。(《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一,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意思很明显,现在太子之位空了,你还记得上次大臣们都说该由我来当太子吗?您看我现在该怎么办?我也很尴尬,要不我称病,回家歇着?康熙一听遂龙颜大怒,当即回复道:

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一,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在这里其实我们能看出,康熙真是厌烦老八厌烦到了极点;同时,这里也透露出了康熙立太子非常看重爵位,贝勒及以下的人选,是根本没资格参与储位竞争的。因此,康熙晚年间,符合继承人要求的就只有老三诚亲王胤祉、老四雍亲王胤禛、老五恒亲王胤祺、老七淳郡王胤祐、老十敦郡王胤䄉。这其中,老五能力差,老七身体残疾,老十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很明显,康熙可选的就是老三或老四。但康熙谁也没立。

整整10年,康熙朝都没有太子。这期间也有大臣问过这件事,康熙的答复很诚实,也体现出他是真的看透了——

况建储大事,朕岂忘怀,但关系甚重,有未可轻立者。……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汉唐以来,太子幼冲,尚保无事。若太子年长,其左右群小,结党营私,鲜有能无事者。……今众皇子,学问见识,不后于人。但年俱长成,已经分封。其所属人员未有不各庇护其主者。即使立之,能保将来无事乎?……凡人幼时,犹可教训。及其长成,一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立皇太子事,未可轻定。(《清圣祖实录》卷二五三,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初二日)

这段话,康熙说得很诚恳,他把两个矛盾都指出来了:一是太子与皇帝之间的矛盾,只要太子年长,周围的人一定会结党,只要结党就必然威胁皇权;二是皇子之间的矛盾,封爵后,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班底,班底成员又只维护自己的主子,这个时候不管立谁当太子,他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最关键的是,康熙最后说“及其长成,一诱于党类,便各有所为,不复能拘制矣”,意思是,他其实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皇子们年纪大了,他已经管不住了,他也不知道立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他只能无限地拖延着。也许康熙可能意识到了,这道题的唯一解法就是:生前不立太子,临终再宣布,最后让新君直接登基。这样既解决了太子与皇帝间的矛盾,也解决了皇子彼此之间的矛盾。

但无奈的是,谁又能算准自己驾鹤西去之日呢?尤其康熙晚年时,身体状况更是时好时坏,起伏不定。康熙五十四年(1715),他右手病了,不能写字:

朕以右手病,不能写字。(《清圣祖实录》卷二六五,康熙五十四年十月初四日)

康熙五十七年(1718),他的心脏又出了问题:

或遇心跳之时,容颜顿改。

可康熙六十一年(1722),在康熙69岁时,他又跑去南苑打猎了:

上幸南苑行围。(《清圣祖实录》卷二九九,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可能是年纪大,累到了,这次打猎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康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接着不到一周的时间就驾崩了。可哪怕就是在这一周,康熙都没有提前公开他的继承人是谁,以至于“畅春园事变”与康熙遗诏,就成了一个永远的谜,“九子夺嫡”也成了人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无论事实如何,雍正继位这件事,绝对是天佑清朝,支持“雍正篡位说”的代表人物孟森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要之圣祖诸子,皆无豫教,惟世宗之治国,则天资独高,好名图治,于国有功,则天之佑清厚,而大业适落此人手,虽于继统事有可疑,亦不失为唐宗之逆取顺守也。”

康熙在晚年备受夺嫡困扰,执政也愈加松散,留下的可真是一个烂摊子:于财政而言,各省的钱粮亏空巨大,中央国库存银仅2700余万两;于治安而言,各地起义不断,先后爆发了“山东王美公暴动”与“台湾朱一贵起义”;于军事而言,康熙晚年间的西北一战,仅在收复西藏后便草草议和,不再追击,本质原因在于战争造成的兵力与财政消耗,已经让当时的清朝国力严重不足,打不动了。

盖以征讨西挞之故,如是凋敝云耳。

就是在这种局面之下,雍正在争议中继承大位,仅用了13年时间就逆风翻盘,让清朝续命成功。

注释1:钱仪吉:《碑传集》卷十八,《康熙朝部院大臣上之下·沈荃传》,中华书局,1993,第572页。

注释2:见《清圣祖御制诗文集第二集》卷三,《谕礼部》,四库全书本,第7页a。

注释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六日,中华书局,1984,第1485—1486页。

注释4:同上书,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十日,第1645页。

注释5:同上书,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九日,第1641页。

注释6:同上书,康熙二十六年六月初二日,第1635页。

注释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华书局,1984,第2492页。

注释8:孟森:《清史讲义》,中华书局,2006,第213页。

注释9: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李朝实录》卷六,《肃宗四》,中华书局,1980,第4333页。

>